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系列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

·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承办的“2012 年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系列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于2012 年7 月在甘肃省兰州市成功举办。会议的宗旨是为高等院校培训力学系列课程的教学骨干,交流各高校力学系列课程的教材与教学经验,介绍力学界物理研究的前沿知识与应用,以提高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与力学系列课程教学与建设的积极性,建立起一支力学系列课程的教学队伍,提升我国高校力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服务。会议主要形式:(1)专家关于力学系列课程专题讲座;(2)力学相关前沿学术报告;(3)专家参会教师力学系列课程教学交流座谈会。会议历时6 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兰州理工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各位专家、全体参会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圆满成功,共有来自全国50 所院校的80 余位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取得良好效果。会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分社和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组织,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了会议资料,组织工作得到了专家和参会教师的好评。发达地区参会教师费用自理,其他参会教师经所在学校推荐,每个学校资助一人。现将会议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内容
        培训主要内容:(1)专家关于力学系列课程专题讲座;(2)力学相关前沿学术报告;(3)专家参会教师力学系列课程教学交流座谈会。具体内容如下:
       1.南京大学卢德馨教授                         题目:《从4 个案例看如何提升教学水平》
       2.吉林大学张汉壮教授                         题目:《力学的历史性、逻辑性及实用性授课理念的研讨》
       3.北京理工大学梅凤祥教授                  题目:《分析力学中的若干问题》
       4,清华大学安宇教授                             题目:《通过数值计算在理论力学中讲授混沌》
二、参加人员、学校统计
       1. 参加人员总人数:83 人
       2. 资助人员人数:42 人
       3. 参加学校:50 所
       4. 参加人员名单见附件
三、培训效果
       在为期一个星期的培训中,吉林大学张汉壮教授针对当前高校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不足,给学员们作了“力学的历史性、逻辑性及实用性授课理念的研讨”系列报告。张汉壮教授凭借多年在力学课程教学一线的丰富经验,系统地介绍了吉林大学开设力学课程的心得体会,就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学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张汉壮教授的报告深受学员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南京大学卢德鑫教授在《从4 个案例看如何提升教学水平》的报告中,从4 个在力学课程教学中发生的经典案例入手,与广大学员探讨了如何将普通的习题和平常的内容,挖掘提炼出新思想新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并将自己多年制作电子教案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学员们普遍反响热烈。
       北京理工大学梅凤翔教授作了题为《分析力学中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与学员们分享了他多年来教授分析力学课程的经验。
       清华大学安宇教授则介绍了清华大学通过数值计算在理论力学中讲授混沌的经验。并且通过两个实例——自由双摆和受迫单摆——的数值计算,来分别阐述了保守系统混沌和耗散系统混沌的基本理论。
       培训班对参加培训的中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实行了往返交通和食宿补助,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聆听清华、吉大、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知名教授,讲授有关力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机会,同时为不同地区高校教师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培训期间,授课专家还将他们精心准备的课件提供给学员,高等教育出版社也为培训班免费提供了一批有关力学系列课程教材,极大的丰富了培训内容。
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与交流,学员们均表示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对深入开展高校力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有了新的思路,表示一定要把所学的知识尽快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改革当中。2012 年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系列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作为面向广大高校一线物理教师的,以力学系列课程建设和教学经验交流为主高水平的交流平台,获得了圆满成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2012年8月27日